NEWS新闻中心
第三金!中国花游队游泳世锦赛集体技术自选夺冠
在多哈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上,中国花样游泳队以精湛技艺和完美配合征服裁判与观众,摘得集体技术自选项目金牌,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世锦赛上获得的第三枚金牌,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花样游泳的强大实力和艺术魅力。
比赛于当地时间2月5日晚在阿斯拜尔体育馆举行,中国队在12支参赛队伍中第七位出场,以主题为“生命之力”的节目惊艳全场,运动员们以极具张力的动作、整齐划一的队形变换和高难度的托举组合,完美诠释了自然界的蓬勃生机,中国队以299.8700分的总成绩夺得冠军,领先亚军美国队近15分,日本队获得季军。
“这套动作是我们团队经过数月打磨的成果,”队长冯雨在赛后采访时表示,“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,每个人的付出都为今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,这枚金牌属于整个团队,包括教练组和后勤保障人员。”
本届世锦赛集体技术自选比赛规则有所调整,对动作的难度和同步性提出了更高要求,中国队的节目编排巧妙结合了中国特色元素与国际审美趋势,在保持艺术表现力的同时,技术难度系数达到全场最高的36.9,八名参赛选手王柳懿、王芊懿、向玢璇、肖雁宁、张雅怡、冯雨、常昊和闫飞彤的表现几乎无可挑剔,获得了艺术表现分95.7700分和完成分94.6000分的优异成绩。
教练组组长张晓欢在接受采访时详解了备赛过程:“自从去年世锦赛后,我们就开始构思这套动作,我们不仅注重技术难度的提升,更强调通过编排讲述中国故事。‘生命之力’这一主题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,也象征了中国花游队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。”
中国花样游泳队的发展历程可谓一部奋斗史,从1980年代的起步阶段,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获奖牌,再到如今成为世界花样游泳的领军力量,几代运动员付出了艰辛努力,2017年,中国队在布达佩斯世锦赛上首获集体项目金牌,打破了俄罗斯队对该项目长达21年的垄断,此后,中国花游不断进步,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风格和艺术表达。
本次夺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在预赛中,中国队略有失误,暂列第二,教练组和运动员们及时调整心态,在决赛中完美发挥,值得一提的是,队伍中有四名队员是首次参加世锦赛,年轻选手的表现可圈可点。
国际泳联技术委员会成员伊莎贝拉·莫雷诺评价道:“中国队的表现令人惊叹,她们将技术难度与艺术表现完美融合,为花样游泳运动设立了新的标准,特别是她们的腿部动作力量和同步性,几乎达到了完美水平。”
花样游泳是一项结合游泳、技巧、舞蹈和音乐的水上运动,要求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肺活量和身体控制能力,还要有极强的团队协作意识,集体技术自选项目尤其考验八名运动员的同步性和整体表现力,任何微小失误都可能影响整体得分。
中国队的成功背后是科学训练体系的支撑,国家队近年来引入了先进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系统,通过水下摄像和传感器技术,对每个动作进行精细化改进,队伍还聘请了芭蕾舞和艺术体操教练,提升运动员的陆上表现力。
本次世锦赛的成绩也为2025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杯和2026年达喀尔夏季奥运会积累了信心,根据国际泳联赛程,中国花游队接下来将参加系列分站赛,继续磨练新技术动作。
观众席上,来自多哈当地的中国留学生组成了助威团,挥舞国旗为中国队加油,留学生李同学表示:“能在海外看到中国队的精彩表现,感到非常自豪,她们不仅展示了体育竞技之美,更传播了中国文化。”
随着成绩的公布,现场响起热烈掌声,中国姑娘们相拥而泣,随后手拉手向裁判和观众致意,颁奖仪式上,八名运动员站上最高领奖台,国歌奏响的那一刻,许多人眼中闪着泪光。
这次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中国花样游泳在世界泳坛的领先地位,展示了中国体育的全面发展,从游泳、跳水到花样游泳,中国水上项目正在全面崛起,为世界水上运动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在贺电中表示,中国花样游泳队发扬了顽强拼搏、团结协作的精神,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,希望队伍戒骄戒躁,继续做好后续赛事准备。
这场胜利在国内也引发了热烈反响,各大媒体纷纷头条报道,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亿次,许多体育迷表示,中国花游队的表现令人振奋,展现了新时代中国运动员的风采。
业内专家指出,中国花样游泳的成功得益于科学的训练体系、充足的后备人才和持续的技术创新,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开展了花样游泳项目,青少年参与人数逐年增加,为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。
随着巴黎奥运周期的开启,中国花样游泳队将继续完善技术细节,提升艺术表现力,争取在国际赛场再创佳绩,教练组表示,将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,进一步探索中西合璧的编排风格,让中国花样游泳更具国际竞争力。
这次世锦赛夺冠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,中国花样游泳队将继续秉承“追求卓越”的精神,在艺术与体育的融合中不断突破自我,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的无限魅力,为世界花样游泳运动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